邹金城|用“农心”育“农才”
——做一颗培养蚕桑人才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个人经历】
邹金城,男,汉族,199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畜牧学专业博士在读,讲师,累计指导本科生4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曾获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镇江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带过的班级或同学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公开发表思政论文4篇,参与校级以上课题4项、编著2部,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项。
【工作思路】
出生农家,就读农学,工作在具有“农”厚氛围的学院,农心、农情、农缘,邹金城与“农”有着特殊的情缘。蚕桑作为具有“农”厚色彩的专业,高度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他“走农村、入农户、下田头”,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将“大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将思政课“红”的底色与新农人“绿”的本色深度融合;他将双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嵌入蚕桑产业链,以“学农、爱农、为农”之心,提升学生“在农、强农、兴农”专业本领。几年来,他与25个班1000余名“新农人”共赴“农”情岁月,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育人实效】
春蚕服务社:走农村、入农户、下田头
“华康2号蚕种抗病能力强,茧壳大,产量高,丝质优,今年我们迎来了丰收,平均每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当他再次来到广西德保县蚕农家里,养蚕大户李海萍激动的告诉他。2018年他带领“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科技支农实践团来到广西进行蚕桑产业调研,发现当地蚕桑产业面临“小蚕桑树品种杂乱,抗病能力弱,蚕丝产量低质量差难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于是他组建了一支由蚕桑专家、大学生组成的“春蚕服务社”,每年前往广西蚕桑主产区开展送技下乡、科技支农服务。
他连续五年深入广西、云南、四川、江苏等地区开展科技支农服务,通过“走农村、入农户、下田头”等方式了解蚕桑产业现状,进行蚕桑产业调研,指导蚕农桑园管理,赠送蚕药,推广优质蚕种,升级产业技术。足迹遍布22个省市自治区的43个蚕区,累计发放技术手册3000余本、开设线上线下培训讲座300余场、推广优质蚕种20000余张、优质蚕药2000余箱,发展合作社社员8000户,对口帮扶的蚕农每亩桑园产值从3500元/亩提高到6500元/亩,丝质从3A级提升到6A级。
“春蚕服务社”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新蚕桑科技 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得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者暑期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科技支农实践团荣获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提名奖。《服务蚕桑 共筑丝路 贡献乡村振兴江科大力量》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农情”书写责任担当。
稼穑学堂: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2022年江苏科技大学新生报到的现场,几位手捧桑树苗的同学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在暑假里,他向新生发起了“种子盲盒”活动,这些新生都在录取通知书里收到了他精心准备的桑树种子,新生根据他准备的种子说明书培育并记录生长过程。作为“稼穑学堂”系列活动之一,他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将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课堂“搬到家”。
他还开设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将思政课开在田间地头,带领大学生入蚕室、下桑园“蹲点”,进名企、驻乡村“顶岗”实习,实现劳动教育、专业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同频共振,将“农情”撒在农田里,让“新农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感受爱农情怀,领悟为农担当。
几年来,“稼穑学堂”面向大中小学生开课蚕桑科普、蚕桑文化研习活动100余场,他通过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大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稼穑学堂”劳动教育实践项目荣获江苏省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蚕桑科普教育基地”入选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美丽乡村新丝路-“蚕桑”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入选江苏省高校原创艺术精品培育项目。
乡村振兴: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
为破解广西地区桑园大面积叠加发生的桑青枯病和桑螟造成大面积损失的困境,在蚕桑科技小院里,他组建师生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反复调研论证,为助力蚕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新丝路”,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第一届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
他结合“蚕桑”办学特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立足学校、面向江苏、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研究思路带领青年调研、学习,开展蚕桑文化“五育课堂”实践。组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文化传承调研团”,先后赴浙江、苏州、南京等地研习蚕桑文化、共建教学和实践基地;带领同学们可以结合专业特色,设计蚕桑系列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来我校讲学,促使广大青少年在学习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过程中,深刻体会、领悟、培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2023年学校获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首个),“美丽乡村新丝路——蚕桑艺术实践工作坊”获大学生艺术展演省赛特特等奖、推报国赛(学校新突破)。
【经验总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勤奋 敬业 创新 奉献”是“春蚕精神”的时代内核,作为矢志赋能学生“大国三农”文化自信的“新农人”,他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锤炼学生强农兴农本领,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国家的发展,“走村野、入农户、下田头”“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构建“三引领三融合三服务”育人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全程全方位倾心育人。未来,他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情怀深、知识全、能力强”的蚕桑行业复合型青年“农才”,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