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学生处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会,蒋春雷处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以及各学院心理辅导员参加会议。
能源与动力学院心理辅导员晏霄雯老师分享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提出要从“学生——教师——课程”三角出发,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需求,发挥教师人格特质、外在形象方面的优势,运用课堂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经济管理学院谢莉老师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出发,将心理育人和经济技术发展下的后现代社会现状相结合,提出在教育过程中要运用网络用语刺激学生神经、结合当下热点激发学生兴趣、讲述通俗实例便于学生理解,从共情、体验、吸引和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去贴近学生、影响学生、陪伴学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吕晶老师则从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解读入手,分享了“心理危机的树理论”和“自伤自杀评估表”,强调了支持系统、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并从确保安全、及时上报、联络转诊和跟踪随访这四个步骤详细解释了危机处理的流程。
蒋春雷处长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需求,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用启发式、体验式教育的形式,教授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理素质和个性特质的提升。
据悉,本次交流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一部分,交流发言老师均为学生处资助参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的人员,在接受培训并理解、内化知识之后,将培训内容进行分享交流,使更多老师受益,更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