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多元协同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推动家校医联动机制走深走实,3月27日,由江苏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承办的“家校医同行,共育心成长”线上主题活动顺利举行,活动聚焦家校医三方联动,旨在凝聚多方合力,共同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本次活动由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心理辅导员王荃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巫蓉出席,24 级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及全体新生家长通过云端平台共同参会。
活动特别邀请镇江市心理卫生中心张长春主任作《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预防》专题讲座。张主任结合临床案例,系统解析了神经症、抑郁症等常见心理障碍的典型特征,重点强调心理疾病≠精神病 的科学认知。他指出,心理问题诱因多样、隐蔽性强,需要家庭、学校与专业机构协同干预,尤其应高度关注自残与自杀行为的预警信号。对此,张主任提出情绪调节、亲子沟通等方面的实用建议,强调家庭在心理支持中的关键作用。整场讲座内容专业、贴近现实,引发家长强烈共鸣,为更好地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有益指导。
学院党委副书记巫蓉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需构建家庭—学校—医院 无缝衔接机制。心理辅导员王荃向家长介绍学院“333”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分享了大学生在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及职业规划中常见的心理困扰,邀请家长共同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在沟通、陪伴与理解中给予积极支持。
这次活动就像给我打开了新视角!在互动环节中,一位来自船舶工程专业新生的父亲分享道:过去总认为孩子沉默寡言是天生内向,现在通过张主任的讲解才意识到这可能是适应障碍的预警信号。这种认知转变在家长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不少家长认真做笔记,活动后还在讨论反思亲子关系。
此次“家校医同行,共育心成长”活动不仅加深了家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也搭建起家庭、学校与专业机构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未来,江苏科技大学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也将进一步发挥学院特色,加强心理育人平台建设,推动家校医协同机制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护航青年学子健康成长。